▼
- 本周市场温度 -
上周市场整体下跌。沪深300跌1.87%,中证500跌0.50%,创业板跌3.92%,科创50跌4.94%。
市场温度较上周有所下降。全A指数当前7.47℃,沪深300当前16.17℃,中证500当前1.93℃。整体都处于低估区间。
历史温度参考:
▼
- 本周市场感悟 -
如何做好基金组合的投资,我想是很多朋友都在思考的话题。一直以来,我在想如果把这2个问题解决了,基金组合会不会就能做得很好:
1.知道未来市场机会在哪?
2.如何选出适合机会的资产?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觉得有道理。实际上,这是一种“基金经理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征是,你自己要去发现好的机会,然后去参与。
比如有些朋友自己做窄基指数基金的投资,实际上就是这种思维,想去找到未来的机会行业,然后低买高卖。
但这种思维的问题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人,想知道市场未来的机会,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可操作性可能并不高(当然,有些朋友可能还没发现或并不认可这个事实)。
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其实一个人即使并不知道未来机会在哪,但他只要知道市场包括的机会可能都有哪些,然后选出能抓住这些机会的人,把他们都买了,或许也一样可以做好投资。
这种思维我把它叫做“HR思维”。比如我们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投资,就是这种思维。
市场的机会可能都有哪些?如何选出优秀的基金经理?
就我个人而言,根据不同维度,我把市场分成了几种不同的机会。
根据不同行业的划分,我把整个市场分成了周期、制造、大金融、消费、医药、科技6大赛道;
根据估值高低,把市场分成高估值、低估值板块;
根据市值大小,把市场分成大市值、小市值板块;
根据股息率高低,把市场分成高分红、低分红板块。
然后,根据我们的基金量化分析工具,可以给不同的基金经理对应的标签。比如,有的是单赛道基金经理,有的是均衡型的。有的是大市值风格的基金经理,有的是小市值风格的基金经理等等。
这样,我们的重心就可以放在更多筛选优秀的基金经理上了。当然,我们选出来的基金经理如何监测,他是否按照他的风格在运行,我们还需要结合基金的表现和对应市场的表现去验证和完善。
我举个例子,市场表现来看,年初至今,以煤炭为代表的周期板块,表现最好,最抗跌,只下跌7.19%,大金融板块次之。不同风格来看,年初至今低估值、高分红风格股票,表现更好。
数据来源:wind 资讯,且慢投研,2022/5/29
说明:板块区间涨跌幅的选择的是每个板块包括行业的平均值。
数据来源:wind 资讯,且慢投研,2022/5/29
说明:不同风格划分的标准是根据中证800指数成分股的市值、估值、股息率分布来实现。区间涨跌幅值是选择所有满足条件成分股的中位数。
基金表现来看,我们选择成立日在2019.1.1之前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为样本,可以发现,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基金是万家精选A,截至2022.5.27涨幅35.05%。
根据咱们的工具,可以看到,它属于典型的单赛道基金,近3年的重仓行业都是大金融,当然,今年一季报可以看到也重仓了不少周期板块。
刚好这2个板块都是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赛道。另外,重仓股风格也属于低估值、高分红。上文所述,这2个风格也是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
所以,通过工具对基金打标签,以及监测业绩表现,然后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并关注各板块的表现,然后将二者一对比,咱们就可以实现对主动管理基金跟踪监测了。
当然,有的时候,也会碰到风格飘逸的基金,就是它的标签和市场对应风格的板块表现并不一致。那这个时候,实际上就可能是出现了疑点,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跟进调研确认偏离的原因。进而实现对基金的动态监测。
与此同时,也要强调,对基金经理标签化,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无论是对标签定义的升级,还是由于基金经理本身能力圈的突破,标签都可能会不断更新。
所以,基金投资,实际上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然,还要强调,本文提到的基金也只是为了说明使用,不代表目前我看好它们。而且,一般表现最好的基金一定是比较激进的,从它属于单赛道风格的基金,就可以看出。这类型的基金,实际上我个人会相对更谨慎地关注。
反而让我更舒心的可能是那些相对均衡,多赛道,或风格相对比较稳健的基金。篇幅原因,无法展开探讨了。后续,有机会,也争取跟大家多多分享、探讨。
数据来源:wind 资讯,且慢投研,2022/5/29
数据来源:wind 资讯,且慢投研,2022/5/29
数据来源:wind 资讯,且慢投研,2022/5/29
特别声明:上述评价,仅为个人看法。
▼
- 当前温度下投资的盈利概率 -
最后,当前温度下,买入不同股债比例的组合,持有1年、3年赚钱的概率是多高?累计收益落在不同区间的概率又是多少?
这里,我用沪深300+中证综合债指数为例构建不同股债比例的组合,回溯了2012.1.9-2022.5.27以来的历史数据,得出了历史上,当温度在当前全A指数温度±5℃范围内,任意时点买入,持有1年、3年不同股债比例组合的累计收益分布,供大家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的观点仅代表本材料制作之时笔者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作出的分析判断,并不代表基金、投顾组合未来的长期实际投资方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变化,笔者的观点及投资方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