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笔钱配置专栏:
一、 大类资产底层逻辑
最近几年的市场突然按下加速键,从20-22年的核心资产,到去年的债基,再到今年的黄金……热点一波接一波,资产轮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究竟各类资产因何而涨跌,我们又该重点关注什么?今天我们就从底层逻辑出发,帮助大家梳理一下相关知识。
01、权益资产如何定价?
所谓权益资产,指的是代表对某公司或资产所有权或股权的资产,我们常说的股票以及股票基金等,都是非常典型的权益资产。
接下来,我们分别介绍A股、港股以及美股是怎样定价的。
A股市场
近年来,股票市场出现了“环A牛市圈”的现象,沪深300指数连续3年负收益,与此同时,海外股市却相继迈入牛市。
对于投资者来讲,这种“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的状态,可比单纯自己亏钱难受多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差,一个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疫情以来持续下滑的消费需求,导致企业盈利也跟着下滑,进而拖累了市场表现。
如下图所示,企业盈利和沪深300指数在趋势上非常吻合,经常同涨同落。
而19-21年的小牛行情,让沪深300在2年的时间实现翻倍,估值接近历史高位,之后3年估值回归,指数陷入了痛苦的“”还债之旅”。
基于此,我们可以判断,企业盈利以及估值回归,是导致A股近3年整体表现弱势的重要原因。
港股市场
作为A股的“难兄难弟”,港股这几年更是一言难尽。恒生指数在2020-2023年创纪录地连跌4年,这在全球主流股市中几乎前所未有。
不过再超出常理的走势,背后也有道理可讲。
港股特殊的地方在于,一方面,权重公司主要在内地,企业盈利看国内;但是另一方面,交易者构成却以海外资金为主,因此资金动向看美联储。在过去几年,这两大因素都比较负面。
国内盈利上面已经论证过,不再重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美股也有很大影响。2022年美联储加息,导致资金虹吸效应加剧,港股直接放弃治疗,连续破位下跌。
除此之外,由于港股的特殊地位,对贸易摩擦、地域事件也更敏感。每当有利空事件出现,相比A股,港股往往都是反应更剧烈的那一个。
综上,国内企业盈利下滑、海外货币政策收紧以及地缘事件,是导致港股近3年下跌的重要原因。
美股市场
“美股为什么可以一直牛”的玄学程度,可能和“A股为什么可以一直怂”是接近的,不过美股牛市能持续十多年,确实有比较扎实的基本面做支撑。
如下图所示,在企业盈利上涨的10-12年,17-19年和23年,美股的走势都非常强。
和港股类似,资金动向对于美股的中短期走势也有很大影响。
美联储作为全球央行,一旦开始降息(或降息预期开始出现),美股都会直接受益。2023年8月份美联储结束加息后,标普500指数好似一批脱缰的野马,快速迎来一波上涨。
另外资金层面,除了美联储货币政策,企业回购、401K养老计划等等,也给美股提供了长期的资金流入。
因此,企业盈利和资金动向,是影响美股涨跌的两大主要因素。
通过以上对A股、港股以及美国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几乎都是相同的,无外乎企业盈利、资金流动性,以及资金对该资产的风险溢价(估值、政策等因素),而这三个因素刚好也是股票价格涨跌的本质。
02、债基是如何赚钱的?
最近几年股票基金的表现过于扎心,不少投资者都把资金转移到了债市,推动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长牛。
2021-2023年,中证综合债指数(代码:H11009)分别上涨5.23%、3.32%和4.82%,在沪深300连跌3年的背景下,这样的表现就很香。
虽然债券基金的波动相对较小,但是理解难度却比权益基金更大,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走势,打破了“稳”的预期,很容易导致基民产生焦虑情绪。
国内债市
国内债券市场的火爆,和央行的货币政策有直接关系。2021年以来,为了刺激投资与消费,央行不断下调市场利率,十年前国债到期收益率从4%一路下降到了2.3%。
这里解释一下,债券价格和债券收益率是反向变动关系。因为债券面值是确定的,票息收益也是事先约定的,当我们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债券,那么兑付的时候,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那么市场利率又是如何影响债券价格的?举例来说:
当市场利率上升1%时,投资者A可以买到比投资者B手里多1%的债券,因此想要促成交易,该债券就需要折价发行,去弥补这1%的利率上涨,从而造成B手中的债券价格下跌。
当市场利率下跌1%时,A在市场中买的债券收益都比B低1%,因此想要交易该债券,就需要溢价,就造成B手里的债券价格上涨。
此外,债券的到期时间决定了债券的投资者取得未来现金流的时间,当基金持有债券的到期时间越长,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风险补偿就越高,债券价格越高,反之亦然。
同理,息票率决定了未来现金流的大小,所以票息越高,债券的价格也越高。
债券市场的持续火爆,还催生了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所谓的“网红债基”,有些产品的年化回报甚至高达12%。这主要是基金经理在管理产品的时候,为了追求超额收益,采取了更激进的策略。
债券基金增加收益的三个方式,主要是信用下沉、加杠杆和扩久期,但都各有利弊。
例如,如果基金经理选择通过信用下沉策略,买入票息收益更高的债券,但违约的风险也更大。同样,过高的杠杆在极端行情下,也很容易暴露风险。
我们常说“风浪越大鱼越贵”,风险和收益一定是等价的,只是有时候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美国债市
美债近期的关注度也比较高,逻辑和国内债券类似,也跟市场利率相关,但区别在于,国内债券价格跟着国内央行货币政策,美债价格跟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当前来看,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是错位的,主要体现在中国处于降息周期,市场利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而美联储才完成加息周期,市场利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
也就是说,如果后续若美联储降息,会促使市场利率走低,有利于美债价格的上涨。
通过以上对债券资产的认知,我们可以判断,市场利率、到期期限、票息收益是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
03、黄金大涨的背后
聊完了权益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接着再聊聊今年大火的黄金。
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一切可能影响美元的因素,都会影响到黄金。
今年黄金的持续上涨,和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直接关系。这也不难理解,美联储降息意味着美元贬值,那以美元计价的黄金,自然会被动升值。
除此之外,美元信用的好坏,也会影响黄金价格。每当美国政府加速印钱,引起美元信用受损,黄金往往会升值。
如下图所示,在2009年-2012年、2020至今这两轮大的黄金价格上涨周期,都伴随着美国政府债务的大幅扩张。
黄金还有一个重要特性,那就是作为实物资产,不依附于任何国家的政权,所以每当全球经济遭遇重大危机或者地缘政治风险时,黄金都会因为其避险需求,受到资金的关注。
如下图所示,在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年的公共卫生事件中,黄金都出现一波急涨。
综上,美联储政策,美元信用,以及作为实物资产的避险属性,是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
二、市场观点
A股市场:
最近一周股票市场有所回调,A股主要指数均下行。沪深300指数-2.08%,中证500指数-3.25%,创业板指数-2.49%,科创50指数-3.61%(数据来源:choice,2024.5.20-2024.5.24)。
过去一周,A股市场情绪调整明显,部分热门板块在高位明显获利回吐,有所调整,海外包括黄金等商品市场明显调整,带动国内A股市场相关板块调整明显。(数据来源:choice,2024.5.24)。
目前沪深300指数温度23.94℃,意味着中长期来看,目前股票资产性价比依然相对较高(数据来源:且慢。2024.5.24)。
国内债市:
美股市场:
美国债市:
美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截至周五录得4.464%,全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7BP(数据来源:choice,2014.5.20-2024.5.24)。美元市场处在降息周期前期,中长期来看,美债资产考虑适当关注。
港股:
港股市场最近一周明显调整,恒生指数-4.8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4.75%,恒生科技-7.61%(数据来源:choice,2024.5.20-2024.5.24)。港股市场在前期冲高过后,出现明显调整行情,获利资金了解,驱动指数明显回撤。
黄金:
综上,从长钱配置角度,以国内股债资产为核心,当前可以考虑A股仓位维持中性偏高的配置,债券维持中性配置;卫星类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关注短久期美元债资产。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上述资产配置方案的思路意在帮您合理分配资金、分散投资风险,但不保证投资收益,按照上述思路提供的得出的整体方案中,单一投顾策略可能超过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时请您谨慎评估,完成投资者风险测评,清楚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盈米宝、货币三佳组合风险等级为R1,适合C1及以上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花好月圆、超级理财加组合风险等级为R2,适合C2及以上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兴证全球进取派优选组合风险等级为R3,适合C3及以上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本文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请读者注意数据的实效性,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代替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温度计估值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作出投资选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