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破3000点,市场温度会转负吗?

小顾陪伴
2023年10月26日
四笔钱专栏

「四笔钱配置」专栏是一档围绕个人资产配置的栏目,每周一晚在「且慢陪伴」公众号、且慢APP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市场解读、时事热点、资产配置理念介绍,以及适合当下的投顾策略配置建议。


01
市场观点


最近一周市场下跌,主要指数均录得负收益。沪深300指数-4.17%,中证500指数-3.72%,创业板指数-4.99%,科创50指数-3.35%(数据来源:wind,2023.10.16-10.20 )。
 
三季度GDP增长4.9%,高于市场预期(4.5%)。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5.5%,高于预期值(+4.85%)。基本面呈现向好态势。(数据来:wind,2023.10.18)。
 
从市场温度角度来看,各指数都处于相对低估区间(数据来源:且慢APP,2023.10.20)。参考历史数据,当前位置,中长期来看股票资产配置性价比更高。
 
从市场情绪角度来看,股票市场已处于相对悲观的区间。以偏股基金指数为例,最新收盘价已经位于近3年最低分位,意味着过去3年任何时间买入偏股基金的投资人,目前基本都是亏钱的(数据来源:wind,2020.10.21-2023.10.20)。

综合来看,我们建议中高配股票(A股)、中低配/中配债券,具体配置建议如下:

 

 
根据上述市场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投资?以下是我们针对不同人群给出的参考方案~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02
又破3000点,市场温度会转负吗?


上周全球股市下跌,A股上证指数又跌破了3000点,各宽基指数大都也跌至去年低点附近,像创业板和一些行业赛道则早已创出了本轮熊市的新低。
 
市场下跌的原因自然很多,其中美债收益率新高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
 
最近几个交易日,美债收益率再度飙升,10年期收益率逼近5%,2年期收益率则来到5.14%。
 

 

统计区间:2023.4.19-2023.10.19

 

美国国债一直被视为无风险资产,是全球资产定价的锚。
 
美债短期快速上升到5%左右的位置,意味着美元资金可以获得年化5%的无风险收益,投资风险资产(股票、债券等)的性价比就会变低。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外资在持续流出,一些外资重仓股(同时也是基金重仓股)跌得更加惨烈。
 
当然,万物皆周期,美债收益率不会一直上升,它也有自己的约束条件,待到后续转为降息,这方面对我们的影响也会减弱。
 
市场回到3000点下,许多估值指标也开始提示机会,比如且慢的市场温度计,全市场现在是5.69℃,沪深300是16.15℃,中证500是8.99℃。
 

 

算法说明:采用自2012.12.14至今的市盈率、市净率、风险溢价三个指标,并赋予这三个指标对应权重,加权计算得出温度值。

 

最近看到不少小伙伴问,市场继续下跌,温度计会不会跌到负数?现在真的就低了吗?
 
答案是肯定不会出现负数。
 
市场温度一般是“历史百分位”的形象表达,计算方式大概是这样:

把历史估值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看最新的估值排在历史中的什么位置,比如现在的估值比历史上70%的时候都低,那现在的百分位就是30%,也即温度是30℃。
 
如果估值数据已经创出了历史新低,那就会排在最前一位,百分位就是0%,也就是说温度最低也就是0度。
 
那如果继续跌呢?继续跌的话最新的估值又成为历史最低的一位,届时温度将会一直维持0度。
 
一般而言,处于市场最低的30%就可以认为是低估,目前无论是全市场还是沪深300、中证500,从且慢的温度计来看都在低估区间。
 
不过,A股成立时间较短,生态也不断变化,任何基于历史的指标都有可能失效,我们应该清楚这点,把它作为参考指标之一,而不是买卖的唯一标准。
 
此外,资产性价比如何,除了估值层面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宏观基本面、流动性及政策层面等多种因素,只有历史估值低,未必就意味着性价比高。
 
本专栏每周展示的资产配置建议表,就是综合各种因素给出的参考,对于A股,目前依然维持在中高配的建议,意味着长期性价比较高,但离极端还有些距离。
 
性价比低,未必马上就跌;性价比高,也不意味着马上就涨。
 
人类没有预测的天赋,我们只能大致模糊地判断当下的位置,至于市场的钟摆何时向中点回归,没人能提前知道。
 
但只要市场还在,人性不灭,周期就不会终止,市场越是往极端的方向演绎,也越为回摆积蓄了力量。
 
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分好四笔钱,做好资产配置,确保自己能活到太阳照常升起之时。


另外,我们更新了一档新的视频栏目——《扎心的投资实话》,用戳心窝子的话深入剖析金融市场的现实。不论你是新手小白,还是经验老手,在这里都能学到新的知识,看到有趣的金融观点。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专栏👇🏻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上述资产配置方案的思路意在帮您合理分配资金、分散投资风险,但不保证投资收益,按照上述思路提供的得出的整体方案中,单一投顾策略可能超过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时请您谨慎评估,完成投资者风险测评,清楚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请读者注意数据的实效性,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代替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温度计估值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作出投资选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内容
评论

写下你的观点...
评论
1
收藏
0/500
发送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