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大涨,恒生指数周涨幅8.8%,以科网股为主的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13.43%,无论是对比A股还是全球其他市场,港股的表现都相当亮眼。
本次港股因何大涨?是时候出手了吗?本文就围绕这两个大家关注的问题提供一些观点供参考。
港股这几年的表现其实比A股还要更差一些,恒生指数自21年初的31000多点一路下跌,最低时到过14600点左右,最大回撤超过53%,最近反弹后也还不到18000点。(数据及下图来源:万得,截止2024.4.26)
长时间、大幅度的下跌,使得港股估值无论横向对比全球,还是纵向对比历史,都达到了非常便宜的状态。
当然,低估不代表马上会涨,短期的涨跌需要有一些催化因素。具体到最近的港股,上涨原因可能主要跟以下两点有关:
一、内外资金流入
港股是个离岸市场,受南向资金(内资)和外资共同推动。
南向资金方面,今年2月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年内港股通净买入额也达到了2063亿港币,用大概1/3的时间,达到接近去年全年2/3的流入量。
另外,4月19日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有助于改善港股中长期流动性及提供增量资金,为市场注入信心。
外资方面,近期不少国家金融机构对国内经济、AH市场观点由空转多,加上前期外资从港股撤出后主要流入地日本的货币超预期贬值,导致日股吸引力下降,部分外资开始重新回补港股市场。
二、财报催化,基本面改善预期增强
港股主要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国内,基本面受内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短期来看港股的基本面整体变化不大。
不过,科网股是港股的权重股,近期部分龙头互联网公司利好消息不断,如腾讯DNF手游定档、美团核心本地生活业务超预期、拼多多海外业务超预期等,这增强了基本面改善预期,也带动了整体市场上涨。
站在当下,如何考虑港股配置?
港股的基本面跟随国内宏观环境,资金面又受外资影响较大,这造成了港股大周期、高波动的特点,投资难度甚至比A股还要更大许多。
从资产配置角度,我们建议国内投资者还是选择以国内股债为核心仓位,有余力再考虑将港股作为卫星资产,少量纳入到整体配置中。
从交易角度,结合港股的特点,我们建议可以考虑采用略微右侧的方式介入,等基本面和流动性有改善信号、在底部开始上涨的初期阶段性参与,而不是简单根据价格越跌越买。
就目前而言,港股的估值经过多年大幅下跌,即便上周反弹后也依然较为便宜,加上近期流动性上改善幅度加大,我们认为后面依然值得关注。
不过,依然需要提醒下风险,目前国内基本面恢复情况还有待验证,美联储降息预期退潮下全球股市也依然承压,对于投资难度较大的港股市场,并非一定要参与,参与的话也建议控制好仓位,并做好预案。
最近一周股票市场震荡向上,主要指数向上攀升。沪深300指数+1.20%,中证500指数+1.08%,创业板指数3.34%,科创50指数2.58%(数据来源:choice,2024.4.22-2024.4.26)。
过去一周,外资流入显著,其中4.26日,北向资金流入超过224.49亿元,引发全市场高度关注。市场资金面在外资流入带动下出现明显情绪修复。(数据来源:choice,2024.4.26)。
目前沪深300指数温度23.87℃,意味着中长期来看,目前股票资产性价比依然相对较高(数据来源:且慢,2024.4.19)。
国内债券市场最近一周震荡下行,央行介入债券市场的消息,在节前给债券市场带来显著波动,债券收益率上演陡峭的上行波动,10年国债收益率全周上行8BP,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收在2.30%,债券资产建议考虑中配为主(数据来源:choice,2019.4.22-2024.4.26)
美股3大指数最近一周有所反弹,本周正处美股市场的财报季,部分龙头科技公司的财报表现优秀,提升了市场信心,刺激了市场反弹。
美国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截至上周五录得4.669%,全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6BP(数据来源:choice,2014.4.22-2024.4.26)。中长期来看,美债资产考虑适当关注。
港股市场最近一周强势反弹,恒生指数+8.8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9.10%,恒生科技+13.43%(数据来源:choice,2024.4.22-2024.4.26)。国内企业基本面改善,外资大幅流入,南下资金做多情绪明显,共同激励港股反弹。
黄金上周价格有所调整,伦敦金价下行2.66%,截至上周五下行至2349.6美元/盎司(数据来源:choice,2024.4.26)考虑到目前黄金价格处于短期相对较高位置,黄金建议谨慎关注。
综上,从长钱配置角度,以国内股债资产为核心,当前可以考虑A股仓位维持中性偏高的配置,债券维持中性配置;卫星类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关注短久期美元债资产和港股市场(本周新增)。
根据上述市场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投资?中配、中高配分别对应怎样的仓位?具体的基金品种应该如何选?如果您有上述疑问,可以参考我们针对不同人群给出的配置方案: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