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那些“被出局”的投资人都做错了什么

小顾陪伴
2023年10月17日
四笔钱专栏

「四笔钱配置」专栏是一档围绕个人资产配置的栏目,每周一晚在「且慢陪伴」公众号、且慢APP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市场解读、时事热点、资产配置理念介绍,以及适合当下的投顾策略配置建议。


01
市场观点

最近一周市场震荡调整为主,除去科创50指数,其他主要指数均录得负收益。沪深300指数-0.71%,中证500指数-1.01%,创业板指数-0.36%,科创50指数+0.44%(数据来源:wind,2023.10.9-10.13 )。

 

国内经济整体仍处于弱复苏阶段。9月M2同比增速10.3%,M1同比增速2.1%,低于市场预期。影响M1的主要因素是企业存款,所以M1更能反应经济短期活跃度。9月M1增速相对低迷,意味着经济尚有修复空间(数据来源:wind,2023.10.13)。

 

市场预计四季度,随着美联储加息逐步见顶,预计我国仍有降息概率。随着基本面政策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值得关注。

 

从市场温度角度来看,中证全A目前10.16℃,沪深300指数23.62℃,中证500指数15.95℃,都处于相对低估区间(数据来源:且慢APP,2023.10.13)。参考历史数据,当前位置,中长期来看股票资产配置性价比更高。

 

从市场情绪角度来看,股票市场已处于相对悲观的区间。参考历史经验,市场悲观的时候,市场往往也处于相对较低区间。

 

以偏股基金指数为例,最新收盘价已经位于近3年0.2%分位,意味着过去3年99.8%时间买入偏股基金的投资人,目前基本都是亏钱的(数据来源:wind,2020.10.14-2023.10.13)。


综合来看,我们建议中高配股票(A股)、中低配/中配债券,具体配置建议如下:

 

图片

 

根据上述市场观点,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投资?以下是我们针对不同人群给出的参考方案:

 

 




02
那些“被出局”的投资人都做错了什么

近期,某知名大V、私募管理人旗下的私募产品发布清盘公告,该大V也被传出已经离世,令人惋惜。

 

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28日,该私募旗下四只产品累计亏损均达60%左右,而基金清盘,也意味着投资出局,回本无望。

 

在这两年极端行情下,类似这样触目惊心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某个大V所管理的私募产品净值跌至0.2以下,这意味着需要翻五倍才能回本。

 

相比市场上一夜暴富的神话,这些惨痛的案例更值得我们学习,究竟是做错了什么,让这些看似专业的投资者也折戟沉沙?这对我们普通人又有何启示?

 

从各个案例中,可以发现以下三类最为常见的操作:

 

1、盲目加杠杆

 

投资加杠杆简单理解就是借钱投资,比如你有100万,但不满足于手头现有资源,也非常看好某个投资机会,于是又借了200万元进行投资,这就是加了两倍杠杆。

 

这种高难度的操作是很多神话诞生的关键,也是让投资者被破出局最高效的方式。

 

在判断对的时候,杠杆可以放大收益,而但判断错时,杠杆则会成倍扩大亏损,比如同样下跌20%,无杠杆情况下亏损20%,而加了两倍杠杆下则会亏损60%,这还是不考虑借钱成本的情况。

 

2、过度集中

 

过度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某几只股票,忽视分散风险,也是“专业”投资者被出局的常见原因。

 

如上文提到的已离世大V,其产品巨幅亏损就跟重仓地产股有关,而另一个大V则是重仓某个行业叠加高杠杆,错上加错加速了被出局的速度。

 

集中持股,赌单一赛道,自然是最容易“出位”和或许短期高回报的方式,但常言道“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一旦赌错便会万劫不复。

 

3、频繁买卖

 

频繁买卖经常出现在投资新手身上,但其实不少职业投资者也会犯。

 

不同于投资新手仅依靠情绪拍脑袋交易,职业投资者会为自己的交易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理由,往往表面逻辑严密,同时也不乏有很多过往的成功经验支撑。

 

但想要长期维持做短期判断的胜率,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不少典型的失败案例是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够做好轮动,避开亏损,吃到涨幅,实际却是两头来回挨打,加速出局。

 

加杠杆、集中投资、高换手,这些其实都是中性词,本身并无对错,市场也不乏这样做了但非常成功的案例,关键还是在于自身能力是否匹配得上。

 

穿透这些表层的操作问题,那些被迫出局、成为失败案例的“专业投资者”通常有两个共性:

 

一是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过往的成功让其成为备受瞩目的名人,也给予其足够的资源和自信心往过去成功的方向下注,然而只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过去成功的模式未来未必奏效,甚至可能会成为枷锁,让人深陷泥潭。

 

二是追求卓越,不甘平凡。

 

无论是集中投资还是加杠杆、频繁交易,都是希望以一种极致的方式放大收益,为的是追求超越大部分人的成功,这种追求将他们捧上神坛,但也将那些德不配位者重重摔下。

 

对于我们非专业投资者而言,我们没有他们的资源禀赋,甚至也没他们勤奋用功,更应该摒弃在投资上这些高难度操作和过高的目标。

 

相比集中投资、加杠杆、频繁买卖,采用均衡分散的资产配置方式,追求一个中庸的结果,保证自己能永远留在市场,才是更适合我们的路。

 

这两年市场下行,有人会说做好配置不也亏损,没有意义。

 

短期的亏损还是盈利不能用来判断某种投资方式的好坏,应该用更长的周期对比着衡量,要知道,如果不做分散配置,很有可能是亏得更多。

 

上涨的时候能部分跟上,下跌的时候比市场跌得少,同时也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出局,长此以往,只要市场长期向上,我们也便会有不错的投资结果。

 

投资不是百米赛跑,而是更像马拉松,阶段性领先或者落后不重要,能跑到终点才是本事。


另外,我们更新了一档新的视频栏目——《扎心的投资实话》,用戳心窝子的话深入剖析金融市场的现实。不论你是新手小白,还是经验老手,在这里都能学到新的知识,看到有趣的金融观点。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专栏👇🏻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上述资产配置方案的思路意在帮您合理分配资金、分散投资风险,但不保证投资收益,按照上述思路提供的得出的整体方案中,单一投顾策略可能超过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时请您谨慎评估,完成投资者风险测评,清楚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请读者注意数据的实效性,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代替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温度计估值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作出投资选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内容
评论

小顾用户6yz3c

2023/10/18・IP未知

...

确认删除该条评论?

取消
删除

暂无更多

写下你的观点...
1
2
收藏
0/500
发送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