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天马】复利和年化

认真的天马
2023年06月19日
曾有同学问了一个问题:“天马,到底什么是复利呀?还有个词叫年化,年化和复利是一个意思吗?”正好趁着这位同学的问题,我们把复利这个概念说一说。

什么是“复利”?
按字面意思,复利就是利滚利。也就是要把本金和第一年的利息加起来,当作第二年的本金,然后再来计算第二年的利息。

比如,我向你借了100元。借的时候约定好了,利息的计算方式是复利,每年10%。每年要还你多少利息呢?第一年,我该还你的利息是100 × 10% = 10元。计算第二年利息的时候,本金变成了100元加上第一年的利息,也就是100 + 10 = 110元,然后用这个110 × 10% = 11元。大家是否发现,第二年的利息比第一年多了。算第三年利息的时候,本金变成了110+ 11= 121元,然后用这个121 × 10% = 12.1元,利息又变多了。这就是利滚利的复利。

与复利相对应的,还有一种计算方式叫“单利”。
我们去银行存钱,银行说的那个存款利率就是单利。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利息的计算方式改为单利,那会变成多少呢?

第一年,我该还你的利息是100 × 10% = 10元。计算第二年利息的时候,本金不变,还是100元,因此第二年的利息就还是100 × 10% = 10元。计算第三年利息的时候,本金不变,还是100元,因此第三年的利息还是100 × 10% = 10元。这就是利不滚利的单利。

介绍完了复利和单利,那什么是“年化”呢?
比如,张三和你说:“我投资的收益率很高的,我的投资收益率是10%。”旁边的李四说:“10%算什么,我的投资收益率是20%,我更高。”

大家觉得这两人谁的投资收益率更高?乍一看,好像李四收益率更高。但是,两人都没说自己的投资时间是多久,实际上是没办法直接比较的。仔细一问,张三投资2年,收益率为10%。李四投资5年,收益率为20%。一个2年,一个5年,不一样啊,这要怎么比呢?
这时候就要用到年化个词了。“年化”就是换算成按年计算的意思。比如“年化收益率”,就是把多年的总收益率,换算成按年计算的收益率。大家都是按年计算,就好比较了。

我们一起来算一下。
张三的年化收益率是4.88%,李四的年化收益率是3.71%。这么一算就很清晰了,原来是张三的年化收益率高。

一般来说,我们计算年化收益率的时候,计算的都是复利年化收益率。如果我们愿意,也可以计算单利年化收益率。只不过单利年化收益率在市面上很少有人在使用罢了。所以,下回如果有人跟我们说,某某理财产品收益率是10%,我们问他一下:你说的是年化收益率吗?是复利还是单利啊?这样就比较清楚了。

需要提示一点,年化不仅仅用于计算收益率。比如,一家公司3年的利润总增长是20%,我就可以计算这3年它的年化利率增速是多少。再比如,我最近5年的工资总增长是50%,也可以计算这5年自己的年化工资增速是多少。各种数字都可以年化。

把这几个词介绍完后,我们再往下引申一下。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具体怎么个奇迹法呢?

比如我有10万元钱,实现了年化复利10%的收益率。第一年我的收益只有1万元,连本带利加起来才11万元。但如果我把这个收益率维持住,到第10年,我的钱就变成了26万元,翻了一倍多了。如果我能把这个收益率维持更长的时间,比如20年,我的钱就变成了67万元。如果能维持30年,钱会变成174万元。如果能维持40年,钱会变成453万元。

我们会发现,每多过10年,多赚的钱就会多出来很多,这就是复利的力量。我们要是20岁就开始做投资,哪怕本金不用很多,到60岁退休时,这也将是一笔巨款。不求暴利,但求长久,这就是复利告诉我们的重要思维方式。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没法让收益率每年都是10%的。实际情况通常是,第一年赚点,第二年亏点,第三年再赚一点。我们计算的复利收益率,只是事后的一个总结而已。要想让最终的复利收益率数据好看,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亏损。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例子1:我们本金为100万元,第一年赚了100%100万元变成了200万元。第二年亏损50%200万元就又变回了100万元。这两年的年化复利收益率是0

例子2:我们本金为100万元,第一年赚了30%100万元变成了130万元。第二年亏损10%130万元变成了117万元。这两年的年化复利收益率是8.2%

例子2在第一年赚的钱比例子1少很多,但最终却比例子1多赚,就是因为例子2在第二年亏得少。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例子1这种情况,牛市狂赚,熊市狂跌,最后一算,白做了。

这是因为多数人牛市里之所以能狂赚,是因为买了风险很高的股票或者基金。这些股票、基金被资金炒作,短时间可以涨很多,远远超过它本身的价值。因此,在熊市里,这些股票、基金,跌起来一点也不含糊,根本做不到风险控制。

因此,如果我们想实现稳定的复利增长,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买什么能在牛市里多赚点。而是我们买的标的,在熊市是不是能少亏一些。这是一种很有用的逆向思维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的观点仅代表本材料制作之时笔者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作出的分析判断,并不代表基金、投顾组合未来的长期实际投资方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变化,笔者的观点及投资方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内容
评论

写下你的观点...
评论
点赞
收藏
0/500
发送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