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强聊投资】市场风格切换,3步选基法跟紧市场

郭志强
2023年05月30日

我们今天的文章主要给大家带来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对5月份的市场进行一个复盘,第二部分给大家分享一下,面对不同的市场,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基金。


- 5月市场复盘 -


最近一个月,我们从市场的主要指数来看,基本上都迎来了调整。这个课件是我大概在上周做的,到今天的话,表现也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从六大赛道来讲,之前涨的比较多的TMT,最近一个月调整比较多;而制造、下游消费、大金融在最近一周的表现都相对靠前。





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如果我们按照六大赛道去分的话,会发现市场的风格是在不断切换的。

那么在这样一个每天都在变化、风格切换极快的市场背景之下,我们该怎么样去挑选基金,才能跟紧市场?



- 三步选基法 -

我们大部分人都希望追求一只基金能够有相对稳定一点的表现,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决定投资收益,以及它波动大小的因素都有什么呢?

主要因素有三个:资产配置、行业选择和个股选择。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这个投资的波动的大小,但没有绝对的对错,最终我们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行投资就好。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资产配置。其实资产配置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就是咱们常说的股债比。

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是过去十年不同股债比策略的长期表现:(红色代表股债比2080,黄色代表5050,灰色代表8020)

通过这个数据,我们会发现,过去10年来看,2080的策略波动会相对更低一些,其余两个的波动会更大一些。

所以如果你想一次性长期持有,选择一个偏稳健型的策略,那么你应该买2080这种偏固收加类的策略。如果你要通过定投的方式,或者想做一些波段,那么可以选择偏权益类的策略。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剩下的两个因素:行业和个股的选择。

为什么行业的选择和个股的选择也会影响收益?我们用两组数据举个例子就会发现,不同的行业涨跌也不一样,而同一行业内,不同的公司涨跌情况也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简单做个总结,把投资比作盖房子,那么资产配置,也就是股票和债券的配置的比例,就决定了你这个房子的扛震程度是高还是低;行业的选择,决定了房子的格局是怎样的;具体到公司的时候,就像装修这个房子时,所采购的家具是什么牌子的。

明白了这三个因素对我们投资收益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去看哪一个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具备这三个能力。

首先,我们如何去分析一个基金经理他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的高低?看他的仓位管理能力。

什么叫仓位管理能力?就是市场上涨或者下跌的时候,基金经理有没有做加仓和减仓。我们有季报或者是半年报,可以看到这个基金经理在一个季度有没有加仓,有没有减仓,加仓就意味着他多买了股票资产,减仓就意味着他少买了股票资产,我们看他加减仓的动作和市场涨跌的方向是否一致,就知道他的仓位管理能力是高还是低。

第二点,是我们要分析这些经理选行业的能力。

我们看这只基金过去三年每个季度十大重仓股所属的行业,在当季度表现,如果平均里面有5-6个都在当季度行业表现排名的前1/2,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具备相对较好的选行业能力。


第三点,我们要分析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我们看一个基金经理有没有选股能力,要看的是他选择出的股票,有没有跑赢对应的行业指数。换句话讲就是,他能不能选择出收益超越对应行业指数的股票,也就是看他选择的股票是否能获得超额收益。

最后,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如何去选择基金?实际上有四个原则:选择6大赛道均衡配置的基金经理;选择仓位管理能力强的基金经理;选择选行业能力强的基金经理;选择选股能力强的基金经理。



- 问答环节 -


Q1:如何判断主动型基金估值高低?

A:一般来讲,主动管理型基金,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当然,要是站到什么时候配置的角度思考,如果基金是相对均衡型风格的,那么可以参考市场的估值情况。不过强调一下,择时很难,如果是权益型的基金,建议考虑用定投的方式。


Q2:极度看好都不重配?

A:极度看好也是主观判断,主观判断还是有错的可能。所以我个人比较少去重仓。还是抱着一颗敬畏市场的心。


Q3:均衡还有超额收益吗?

A:有可能有的,基金经理通过选股选行业,仓位管理,还是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的。同时,均衡一般也只相对均衡,不是绝对持有一些行业不动。


Q4:能选行业还能择时还能选股,难道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

A:个人研究经验来看,有。不过同时具备这几个能力的人不多。尤其是择时能力,可遇不可求。


Q5:如何看待基金经理的择时?基金经理自己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择时能力,择时又非常重要,高位站岗10年都回不了本。

A:择时是很难的。长期来看投资基金的赚钱秘诀可能是:涨的时候多赚点,跌的时候少亏点,最终实现理想的收益。所以,接受择时很难更重要。作为投资人也要意识到这一点。对于权益基金,要避免梭哈,一笔买入。偏权益的基金还是建议采用定投的方式,摊薄成本,慢慢变富。



风险提示:本文的观点仅代表本材料制作之时笔者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作出的分析判断,并不代表基金、投顾组合未来的长期实际投资方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变化,笔者的观点及投资方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文中提到的基金及基金经理仅作为作者投资观点描述使用,不构成对基金和基金经理的任何推荐。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作出投资选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有的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相关内容
评论

写下你的观点...
评论
1
收藏
0/500
发送
0/50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