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车】1月第5车:市场要变天了吗
杨晓磊2024年01月30日
2421


01
发车信息


周周同行采取“核心+卫星”模式,核心仓主配全市场选股、注重估值性价比、业绩曲线稳健的基金经理; 卫星仓则追求弹性,主要考虑一些行业型、策略型、潜力型基金经理。


每次发车按照投资风格(价值、成长、均衡、质量、量化等)挑选1-4只基金。


本周且慢温度计显示,全市场温度为 1.83 度(2024.1.29),市场估值处于低估区间。 本次买入:


本次发车买入40%西部利得量化成长C(量化风格)、40%圆信永丰优加生活(均衡风格)和20%宏利睿智稳健C(成长风格),整体搭配为一个均衡性的发车组合。



02
实盘业绩&持仓



对上图收益率/收益的解释说明:

持有收益率 (图一)为当前实盘持仓(不含清仓部分)的总收益率(持仓盈亏/持仓总成本),衡量当前持仓整体盈亏水平。

累计收益 (图一)为实盘历史总盈亏(含清仓部分),衡量组合实盘成立至今的整体盈亏金额,可与同期同额定投市场指数的累计收益对比。

本策略收益率(图二)为策略的净值收益率,本策略的投入成本是分批定投的,不同时间投入的金额产生投资回报的时长不同,此算法考虑了每一份成本在不同时期产生的收益,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出本策略作为一个组合的业绩能力,该收益率用于衡量主理人的选基能力,可与市场指数直接对比。


风险提示: 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

03
市场要变天了吗?

经历了3年漫长的下跌,在大家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市场上周终于见到了一次“像样的反弹”。 上证指数从最低2724.16点,连续上涨收复2800、2900点。 虽然很多小伙伴依然是浮亏状态,但市场终于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

 

投资真的不容易。 尤其是对于投资偏股型基金的投资人而言。 如果不是因为有信仰,大部分人是无法坚持到现在的。 我想上周市场的上涨,就是对一直在场内坚守朋友的一次肯定。

 

一直下跌,突然上涨。 市场是要变天了吗?

 

投资最难的就是择时。 想判断短时间内市场的涨跌,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过拉长时间看,判断长周期市场的涨跌方向,还是有一些胜率较高的方法。

 

一个规律在A股市场“屡试不爽”——均值回归。 历史上,市场跌到足够便宜的时候,总会反弹向上回归; 涨的很贵的时候,也总会回调向下回归。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过去10年收盘价和市盈率的相关性达到了0.82,过去5年相关性更是达到了0.92。 说明二者有很高的正相关性。

 

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10.81倍,处于近10年12.9%分位,处于近5年3.9%分位(数据来源: wind,2014.1.24-2024.1.25)。 意味着市场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出现向上回归的可能性在不断变大。


算法说明: 使用 CORREL函数计算相关性

 

其他,当下A股市场,从风格角度来讲,价值风格依然相对占优。 从国证价值和国证成长指数过去的走势图就可以看出,2021年2月之后,价值风格相较于成长风格,一直表现相对更好。


从大小盘风格来看。 2021年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小盘股表现更好。 不过,最近可以看到,大盘股指数中证100相比较小盘股指数国证2000的表现,出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


 

市场总是在涨涨跌跌中前行,市场风格也总是在不断轮转。 对于我们来说,靠“猜方向”下注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法。 选择各种风格均衡配置,做到“雨露均沾”,长期来看可能才能让我们更从容的面对市场的起起落落。

 

最后,站在投资的角度,目前我们可以投资的基金组合类型,常见的有3种: 货币型、偏债型、偏股型。 这3类基金组合就是3个不同的“工具”。 在不同的行情下每个“工具”的表现各不一样。

 

【周周同行】作为偏股型基金组合,往往承担的是“进攻型工具”,波动天然更大。 对大家来讲,不仅要有进攻的“矛”,还应该有防守的“盾”。


这样,站在整个大账户角度来讲,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才会更健康。 也不用为任何单一资产的涨跌而苦恼。 毕竟,偏股、偏债、货币基金同时下跌的可能性不高。

 

你的账户里有做好“攻守兼备”吗?



04

投前必读


新朋友建议先阅读以下文章,了解主理人和本策略: 周周同行背后的投资观 周周同行的投资逻辑

周周同行精选业绩优秀的偏股基金,每周定投,逐步将日常闲散资金积累成金额可观的一揽子优质股权资产,追求超越沪深300甚至偏股基金指数的收益。

周周同行参照全市场估值水位,低位多买,高位少买或转为债券资产。 适合每月工资结余投入,建议投资期限3年以上。

周周同行每次发车会搭配不同风格的基金,以构建出风格互补、相关性弱的持仓组合,降低波动,帮助您更好的持有。 但即使如此,组合波动也可能会超过20%,建议投资前谨慎评估。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 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作出投资选择。 本文的观点仅代表本材料制作之时笔者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作出的分析判断,并不代表基金、投顾组合未来的长期实际投资方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变化,笔者的观点及投资方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 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 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有的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且慢估值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收录于:周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