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同行采取“核心+卫星”模式,核心仓主配全市场选股、注重估值性价比、业绩曲线稳健的基金经理;
每次发车按照投资风格(价值、成长、均衡、质量、量化等)挑选1-4只基金。
本周且慢温度计显示,全市场温度为
7.62
度(2023.12.18),市场估值处于低估区间。
本次发车买入40%国富匠心精选混合C(成长)、40%大成动态量化C(量化风格)和20%中银主题策略混合C(成长风格),整体搭配为一个均衡性的发车组合。
前些日子有位非常专业的大V“微积分量化价投”写了一篇关于《周周同行》的业绩表现和策略运营思路的详细评测,第一时间我就拜读了,写得还是很专业的。
接手《周周》到现在也有8个月时间了,总体业绩表现还不错。
至于微积分兄说的《周周》今年在最大回撤上的超额收益显著加强,我个人认为并不是我管理上的功劳,毕竟也就接手了8个月左右。
就像微积分兄在评测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周周》发车了两年半,目前确实遇到了“定投钝化”的问题,同样的问题我相信在《广发超级定投家》
这类策略中也存在。
在过往牛熊转换中屡试不爽的“股债性价比”、“M2定股市底部”等模型都在史无前例的美债面前失效的情况下,原策略中的“低位买入高位卖”的设计,势必效果是大打折扣的,这在两年前也很难想到。
相对而言我和微积分兄的观点有两点差异:
第一、我并不觉得《周周》的业绩平庸。
组合成立至今收益率-18.35%(截止2023年12月15日,数据来源:
基金组合本质是通过分散的形式提供了一类资产的beta,过于强调基金组合的alpha,
甚至画N年N倍的“大饼”,在我来看是十分不合适的。
基于中国股市的环境,就不应该写“目标收益率”这种概念,而应该以底层资产的beta作为风险收益目标。
换而言之,在一个大部分偏股型FOF和偏股型投顾跑不赢万得偏股基金指数的状态下,
《周周》运行两年半以来大幅跑赢沪深300和万得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在我来看已经非常不错了,以我的标准至少应该打80分。
第二、投顾主理人和投资者其实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这句话我完全同意。
很多粉丝线下见过我,和我聊过天,都知道我对粉丝不是居高临下,而纯粹就是朋友和朋友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开玩笑的关系。
只是有些时候当部分策略没有做好“预期管理”和“用户匹配”的情况下,势必有一些追求“暴富”或者要求“保本”负债端,和组合本身所能实现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匹配,有些跟投人反而会以“当爹”的态度居高临下的来指挥甚至谩骂主理人,这就不合适了,说好的“平等关系”呢?
所以就像开饭店和律师事务所一样,主理人和跟投粉丝本质上是一种平等且匹配的关系,不合适的就是不合适,不用强求。
微积分大佬平时在自媒体上有非常多很深度的评测文章,对基金投顾行业也有很深的见解,大家可以多看看他的评测。
投前必读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