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花好月圆的同路人们,针对大家经常疑问的话题,我们整理了「花好月圆-有问必答」专题,希望能帮您答疑解惑。
希望大家在且慢投的明白,投的安心,祝开卷有益~
如果您是T日买入花好月圆,T+1日份额确认,会在T+2日展示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益。
T日,简单来说,指交易日、15点为界,周末、节假日不属于交易日。
您在周四15点前买入2000元花好月圆,周五会确认份额,由于周末不属于交易日,要等下周一才更新周五的收益情况哦。
一般是在每个交易日晚上8点后,就会陆续更新当天的预估收益的哦,最迟到第二个交易日早上更新完毕
花好月圆目前最低起购金额100元起,就算只买100也有收益的哈,但是小慢建
议,
若您资金充足,建议最好买入金额多一些
,例如,500元、1000元更好,这样咱们就能更早看到盈亏啦。
组合因为持有的是基金,在周末/节假日是不更新收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周末没有收益,且慢会把周末/节假日的货币基金收益会统计在节前一天的收益中,在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更新,所以大家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周五或者节假日的前一天,收益都会略高于其他时间,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建议大家多关注组合的收益率,这个数据更能反映我们投资的收益水平。
包含盈米宝在内的各种宝
宝类产品底层都是货币基金,而花好月圆是在货币基金的基础上,加入收益更高的债券基金,搭配而成的配置组合。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同样1万块,假设某一天货基的年化是2%,债基的年化是3%,那么全放货基当天的收益就是(10000*2%)/365等于0.55元;
而货币债券各配置一半的花好月圆的收益是(5000*2%+5000*3%)/365等于0.69元,这就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可是债券基金偶尔会有波动,假如某天年化低于货基,那组合的收益在当天也会略低于货基。
但拉长周期来看,货币+组合的年化收益,还是会整体高于纯货基金,这点也可以从组合过往的历史收益得到证明。
所以偶尔几天比纯货基的XX宝少是正常的,我们要看的最后的整体收益能超出多少。
当然,以上的测算并不严谨,实际会受到净值波动、组合配置等因素影响,并不构成收益保障,只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背后的逻辑。
这是因为扣除了申购手续费的影响
,我们申购基金都有产生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比如买入1000元花好月圆,申购手续费是0.09元,那买入当天扣除手续费组合资产就是999.91元,看起来是亏了9分钱,其实是基金公司收取的手续费,属于正常的收费范畴,跟我们在其他平台买基金是一样的收益展示规则。
参考历史数据表现,只要后续净值上涨,就能抹平这个费用了。
我们买入「花好月圆」关注的是ta是不是能为我赚钱,不用太介意一时的手续费。
花好月圆是货币+组合,底层配置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两者都是以“稳”著称的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稳住收益安全垫,债券基金则争取更高收益,组合起来正好互为补充,这也是组合一直以来能跑赢纯货基的秘密。
但别忘了盈亏同源,债券基金偶尔也会遇到小波动,所以花好月圆也是没法做到日日正收益的,但是债券从性质上来说还是偏稳健的,加上还有货基作为安全垫,所以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正收益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从历史数据来看,组合持仓满90天正收益的概率高达100%。
【数据统计周期:
2021.04.20-2023.10.24】
可以,但没必要。
我们回想下买花好月圆的目的是什么?
是不是为了找到能跑赢货基的,实现超额收益的组合,那组合做到了没有,回看历史数据,
以季度作为一个周期,组合不仅做到了而且还持续稳定的跑赢了
,所以组合擅长的其实是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短暂的3天影响其实并不大,我们要看的是长期业绩。
但买入的时候刚好遇到净值回调亏了几天,跟预期有点落差,这是我们焦虑不信任的根源,我们可以再回看下历史,除了罕见的债市大跌,几天的波动并不需要太担心,给组合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空间,一起静待花开。
风险提示:
组合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收益。
建议持仓3个月,是因为短期存在波动的可能,从历史数据看,截止目前持有3个月,正收益的概率是100%,跑出超额收益的概率也比较大,但并不是说3个月后就要卖出,从历史数据来看,花好月圆持有时间越长,收益往往越高,所以如果没有资金需要,是可以一直持有的哦!
【数据统计周期:
2021.04.20-2023.10.24】风险提示:
组合历史收益不预示未来收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
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者参与投资前,应认真阅读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务规则、风险揭示书、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说明书等文件,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选择,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