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转换功能正式上线~
且慢2025年06月25日
35973

各位同路人~

大家期盼已久的智能转换功能正式上线了~之前我们收到了很多同路人们的反馈,对于这个功能需求非常高。

经过我们产研小伙伴夜以继日的开发,本次更新后终于和大家见面啦。 包括产品调整、资产再平衡、基金太多进行合并等等场景都可以用智能转换快速低成本实现。

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介绍功能的使用方法~

一、智能转换四大功能亮点

1、路径智能

系统会对比转入和转出策略的成分配置,自动生成转换路径,优先将相同成分相同份额的资产进行转托管,剩余不同的再进行重新申购赎回的操作。

举例: 您想要A投顾策略智能转换到B投顾策略,两个投顾策略持仓有20%的持仓基金是相同的。 在智能转换中,会优先将这20%进行转托管,剩下80%进行赎回再申购,这样20%相同成分基金就不用收取任何交易费用了。

2、节省更多时间和费用

除了上面说的转托管节省手续费外, 系统还设定了避免多次调仓产生不必要手续费的功能 ,在您转换申请提交到份额登记机构一直到转换完成前,系统都将暂停您转入侧的调仓操作。

举例: 您在T日提交了A投顾策略的转换申请,T+1日A投顾策略进行了调仓,此时您的转换尚未完成,那么系统也不会为您调仓。 这样就规避了可能出现的交易问题,尽快完成转换操作。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系统会根据转换计划,对先到账的资金优先进行申购目标策略的成分基金。

举例: 您将A投顾策略转换为B投顾策略,在A策略中含有国内权益、QDII以及黄金,那么赎回到账时间是不同的,系统会把先到账的资金去申购B策略的成分基金,不会等到所有资金都赎回完再去申购。 这样就尽可能的提升您的资金使用效率。

4、提高成功率

转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转入策略突然有成分基金限购了,那么系统会自动先把该部分资金买入组内的货币基金,等到成分基金放开申购后,后续通过资产再平衡进行调整。 (注1)

总的来说,我们已经考虑了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在时效性、低费率、成功率上进行了功能设置,最大程度为您在产品转换时进行保驾护航。

二、智能转换的几大使用场景

我们为大家归纳了几种常见的使用场景,也欢迎大家集思广益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技巧给到广大同路人们~

1、组合变差? 一键转换到好产品

我们投资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持有的策略变差、发现有更好的策略、策略想要部分止盈置换到其他策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我们进行持仓的变更。 (注2)

原先,我们只能先赎回持有的老策略,等资金到账后再买入新的策略。

现在有了智能转换: 一键转换到目标策略,智能转换最快T+1完成,减少了空窗期的损耗。

2、产品太多? 直接合并同类项

投资有时候就跟逛超市一样,看到好的策略就想买,结果越买越多 之前有同路人说自己已经买了100多只策略和基金,后面连自己都忘了买了哪些,实在无法管理。

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合并同类项,梳理自己持仓基金并进行分类,把趋同的资产进行合并,减少持仓数量,这样才能更加精细化打理自己的资产。

有了智能转换后,直接将趋同的资产进行转换,如果遇到转入转出的策略中有相同的资产,系统还会自动为您转托管,实现真正的“无损”转换。

3、配置失衡? 快速进行资产再平衡

市场波动会导致我们资产配置失衡,比如权益市场大涨,持仓中的权益比例就会大幅提高,这时候需要通过资产再平衡来进行调整。 有了智能转换后,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对应资产的转换,省去了卖出再买入的繁琐,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完成资产再平衡。

当然,智能转换的妙用不仅于此,还有更多使用场景等待大家的发掘~

最后,我们还将智能转换功能做成了小工具,方便大家随心所欲的进行快速转换。

进入且慢APP: 右上角三条杠-交易模块最后一行【产品转换】

也可以通过链接直达产品转换: 点我直达

最后,大家还有哪些想要的功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慢会统一反馈给产品同学评估哒~

注1:固定周期再平衡或快速赎回的组合不适用于智能转换,如简慢投资组合、货币三佳组合等。 转入失败款将转入盈米宝,后续需要您手动处理这部分资金。 可能存在转入转出方并无相同成分基金的情况,则系统将会为您一键发起赎回后申购的普通转换。

注2:目前智能转换转入的产品仅限经典组合,单只基金和信号类策略(长赢、U定投等)不可转入。

风险提示 (滑动查看)

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 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 投资者参与投资前,应认真阅读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务规则、风险揭示书、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说明书等文件,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选择,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文中提及的组合仅为辅助说明智能转换功能,不构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