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同行」是且慢为长钱准备的周定投策略, 每周二精选优质基金,为您发车;
新朋友建议先阅读以下文章,了解主理人和本策略:
本次发车信息
当前市场整体估值不贵,周周同行遵循“选基即选人”的逻辑,继续定投优秀管理人,积累优质资产。
实盘业绩
聊聊成长风格
上周聊了
价值风格,这周我们来聊聊成长风格。
成长风格是指投资处于快速成长期企业(成长股)的策略。
中国人喝咖啡的习惯并不长,十几年前,当咖啡店刚刚在中国普及的时候,增长速度非常快。
你看了这个店的利润,由于刚开业,每年盈利很少,假设只有2万元的利润。
你预测随后几年利润会快速上升,5年后可能赚30-50万的利润。
最终你决定以100万元的估值入股,也就是50倍PE。
可以看出来,上周的那家包子店,你只愿意出价3-5倍PE,但这个咖啡店,就却愿意出价50倍PE。
价值股和成长股是两类主流的股票,但我个人体会是,A股的基金经理更愿意去买成长股。
2007年,那时的成长股是金融、地产、煤炭、钢铁,当时都是40%、50%的业绩增速,成长不可谓不快。
2015年,那时的成长股是互联网、传媒。
2020年,刚刚过去不久,大家应该还记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为什么他们这么喜欢成长股呢?
成长股本身利润在增长,又有想象空间,万一遇到牛市,迎来戴维斯双击,那画面面太美,不敢想象。
每轮大的行情中,都有一些成长股,涨幅超过10倍。
但不是所有的成长股都能成长起来。
企业和人一样,也会有生来病死。
度过创业期的企业,找到适合自己、被验证的商业模式后,进入成长期,这一阶段是从1到10。
快速成长的行业,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来投资,会加剧竞争。
最终,蓝筹企业也会进入衰退期。
每个类型的投资者,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赚取能力圈范围内的利润。
根据对估值的态度,可以把成长股投资分为两种。
一种是我比较喜欢的GARP风格。
另外一种,则对估值看的没那么重。
我个人更喜欢GARP风格。
回到周周同行中,王崇、周蔚文、林森都可以认为是GARP风格。
回顾历史,中国GDP年均增长大致处于6-10%的区间,快速发展的经济孕育出大批的成长股。
展望未来,GDP增速可能降至4-6%区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增速在全球仍然是独树一帜,未来还是可以涌现出一批成长股,不过相对过去,更加需要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也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认知水平和选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