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今天的四笔钱配置直播邀请的是我们的一个新朋友——「债基优等生」策略的主理人,也是来自中欧财富投顾团队的投资经理朱嘉祺
我们整理了一些精华内容,大家可以通过文字和我们一同回顾。
如果想回看当天的视频,可以通过点击下面图片直接跳转:
对于一些没接触过「债基优等生」的朋友,先来简单介绍一下:
「债基优等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款以优质债基为主、不投资权益资产的投顾组合。
在策略配置上,我们遵循了先求稳、再增强的配置思路。
先求稳指的是我们精选了业绩优秀的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作为账户底仓,力争账户波动小、回撤少。
在此基础上,我们灵活配置中长债基金,在稳健的基础上再增强,追求更高的收益空间。
详细和大家说说策略的两点原则:
一、不投权益。
作为一款对冲股市波动的纯债组合,「债基优等生」锚定的是中证纯债指数,对比沪深300的大开大合,中证纯债指数波动更小,而且历史上总体走势和A股负相关。
二、严选机构+严选产品。
除了不投A股,【债基优等生】还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三个层面、投资能力和非投资能力两个维度,用定量分析和基金尽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维度刻画基金产品,为我们筛选出既符合策略配置需求、又有望创造超额收益的优质债券基金。
接下来,我们就深入讨论一下「债基优等生」背后的团队是如何运作,以及这个策略和目前且慢线上的稳钱策略有什么区别,屏幕前的你,究竟适合不适合投这个策略。
石老师:
很多用户可能会疑惑债基优等生和我们目前平台上一些其它稳钱策略的区别。
其实呢,像花好月圆--是货币和短债的货债组合;
稳稳的幸福--属于固收+类组合,除了债基打底以外,配置了一小部分权益的仓位。
所以这几款策略其实一个类似递进的感觉。
嘉祺老师:
对,「债基优等生」是纯债类组合,它本身的风险收益特征在大多数时候是介于货债类组合和固收+类组合中间。
从「债基优等生」的历史业绩来看,也是给大家提供了比较好的正收益体验。
石老师:
是的,我们看了下策略的数据,我们策略是2022年底成立的,
从2023年初到2024年6月末,连续六个季度都是正收益且跑赢了基准的
。
那请问嘉祺总,为了更好的管理组合,我们日常是如何跟踪组合里的这些债基的情况呢?
备注:
债基优等生历史连续六个季度涨跌幅及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
1.00%/0.88%、1.14%/1.06%、0.52%/0.48%、0.83%/0.68%、1.21%/1.08%、1.14%/1.03%(统计区间:
2023/1/1-2024/6/30)
嘉祺老师:
除了季报年报这类定期的报告,我们日常对组合中成分基金的跟踪是一个持续进行的工作,比如:
-
每晚跟踪债基的净值:
要想知道债基有没有踩雷,看净值就能略知一二。
对于开放式纯债基金来说,假设基金经理做很极端的配置,满仓10年国开债,那么组合久期大约在8年左右,再假设一天债券利率上行5bp(10年国开债一天利率波动超过5bp就算大幅波动),那么理论上债基净值当日会下跌-0.4%(-0.4%=-8*0.05%)。
如果开放式债基单日的净值下跌超过-0.4%,就要注意踩雷的风险哦!
如果我担心债基出现踩雷风险,并且净值出现异动,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赎回,不会等待!
不过,上述方法只适用于每日开放式纯债基金,不适用于定开基金、每周公布净值的持有期基金、固收进阶基金。
-
每天听基金经理路演:
每天3点盘后,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参加各种线上或线下的基金经理路演,了解新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方法,跟踪已知基金经理的观点和思路。
-
每周测算基金的关键指标:
对于纯债型基金,我会最关注两个指标,一个是久期
(对于利率风险的敏感度,杠杆调整后的久期相当于债券的仓位指标),
一个是静态收益率
(通俗的讲就是当下买入一个债基有望获得的票面利息收入)。
所以每周我们都会测算全市场开放式纯债基金的久期和静态收益率,测算的方法难免有误差,但我们更加专注变动的方向和相较于同类基金的差异水平。
-
每月回顾相对表现:
我们会以月度为单位,考察每个纯债基金的业绩和回撤表现。
在做比较的时候,我们会做“苹果对苹果”的比较,打个比方,我们会把短债基金作为一个组别,不会把短债基金跟固收进阶基金作比较。
石老师:
听上去我们的管理是非常精细了,比我们普通人自己去选去买债基单品,是更有专业度的。
相信也是有了主理人这样一层一层的精细化跟踪和管理,才能最终带给我们持有人更好的持有体验。
那么债基优等生适合哪些用户呢?
嘉祺老师:
其实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债券类资产是建议大部分客户都要持有的,作为自己理财账户里的压舱石
。
如果一定要具体说适宜的对象的话,我想可以具象分为几类:
1)本身风险承受能力偏稳健,不想承受波动;
2)过去几年投资体验都很难受,账户权益仓位高,觉得波动难以忍受,想做平衡;
3)想投资债券,但不知道怎么选;
4)刚开始投资,想试试水,也可以考虑;
石老师:
好的。
我们对策略和嘉祺总的管理思路基本上有了一些了解。
那接下来,我们来聊一下市场最近的一些变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债市一直处于牛市行情中,央行也是高频对债券收益率的下行风险做口头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的债基优等生策略会有什么影响吗?
嘉祺老师:
在过去的几个月,央行频频喊话提示长债利率风险。
在此背景下,我们也谨慎为上,分别在5月初和6月中旬都提前做出了调仓应对,来应对债市可能的回撤风险。
两次调仓的动作都比较一致,减配中长期纯债基金,增配短债基金,让组合保持相对基准更短的久期水平,使得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度低于基准。
调整后,目前截至6.30组合内货币和短债的占比约为50%。
在我看来,当下组合的久期仓位比较合适,风险暴露也好于基准。
也正是因为调整应对较为及时,策略面对后来债市的调整也展示出了一定的抗跌能力。
比如在7月1日,策略回撤仅2个BP(基准回撤5个BP)。
在当下这个位置,我认为客户的绝对收益体验可能比相对收益的高低更重要。
石老师:
如何理解您说的绝对收益体验可能比相对收益的高低更重要?
嘉祺老师:
简单来说,现阶段,我们首先是希望守住大家的本金,力争让客户持有一段时间后正收益的概率更高一些。
就像我们6月19日的这次调仓,在调仓之前,我其实就预计到了可能会有一段“收益的逆风期”,因为我们相对于基准的利率风险暴露度更低。
但是,在当下这个位置,我们宁愿阶段性牺牲超额收益的弹性,也要保持更好的回撤控制能力。
这样“略微放弃一点点收益”的防御姿态在7月1日给我们带来了收获,我们组合的单日回撤大幅低于基准的回撤水平。
石老师:
那对于已经买了我们这个组合,或者一些债券单品的用户来说,现在有什么操作上的建议吗?
嘉祺老师:
其实在波动性加大的市场中,我们更应该理性分析,沉着应对。
想清楚自己投资债券要赚的是什么钱。
简单来说,接下来债券投资,波动性的加大会是大概率事件,但长期投资价值特别是债券在整体资产中的配置逻辑仍然没有变化。
-
如果持有的是短债,其实没有太大恐慌或者急着赎回的必要。
在我们看来,
短期内短债基金的持有体验可能会好于中长期纯债基金。
一方面,7月是理财集中配置的时间点,理财资金更偏好短端信用债;
另一方面,如果债券市场波动加大,资金依旧停留在债券市场内部,可能会发生长短切换,短债的细分市场可能有增量资金。
-
对于长债来说,在收缩的大背景下,若宏观经济未出现明确的反转信号,那么利率中枢长期向下的趋势也比较难改变。
不过,我们想要提醒大家的是,长期收益率下行并不必然等于每时每刻债券资产都能赚钱。
我们反对将长期逻辑短期化,忽略债券市场的波动性,尤其在当下低利率的环境中。
因此,
对于债券市场波动的加大,大家也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那对于买了债基优等生这个策略组合的持有人,请大家对组合有信心,作为主理人,我们也会适时针对市场的环境变化做出应对,或提高防御能力,或增强进攻属性。
就像我前面说得,现阶段,我们首要目标是让客户持有一段时间后正收益的概率更高一些;
其次,我们希望把握确定性的机会,放弃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机会。
就年内而言,我们希望等到一个更有价值的配置时点,再去增加组合的弹性。
石老师:
好的,最后一个问题,对于在现在阶段投资债券这件事,您觉得还有什么建议给到大家吗?
嘉祺老师:
很多投资者买债基大概率是冲着觉得债基够稳健才买的,但一看到债基开始跌,或者波动加大,心里不免有些发慌。
但基于债券的“配置需要”和“稳健属性”,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1、不要过度恐慌
:
任何投资都有周期,债券和股票也是一样的。
债券投资可能会遇到“涨起来很慢,跌起来很快”的局面。
对于债券持仓客户,我们建议不要过于看重短期的波动,用沉着冷静的心态和策略等待周期的更替,或者等待后续市场波动缓和后再做定夺。
2、做好预期管理
:
结合债券市场当下面临的环境,我们对债券类投资的收益预期也需要有所下调,期望获得去年那般较高的回报的概率是在显著下降的。
我们也要接受未来一段时间债市回报率继续出现波动的可能性。
3、资产配置不可或缺
:
从历史数据看,债券与其他资产的相关性较低,尤其是和股票资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因此将债券资产与其他资产分散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对冲市场波动的风险,降低组合的波动率。
因此,债券是每个投资者账户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必要性,不应因为短期债市的波动而动摇。
Q1. 关于债基等生,您认为持有时间多久会比较好呢?
A1 .我们建议客户持有产品时长为半年到一年 , 这个持有时长我们也是经过历史的一些回撤。
主要是使用我们的基准中证纯债基金指数进行回测,比如说买在市场高点买在山顶上,净值修复要多长时间?
我们比较保守的一个结论就是说,哪怕买在山顶,可能持有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从历史经验的回撤角度来看,可能实现解套。
因此,我们建议客户持有产品时长为半年到一年。
当然,如果持有超过一年以上,觉得持有体验也很好,可能持有下来觉得性价比比定期存款、银行理财还好。
那我们也欢迎大家长期持有,这个都没问题。
如果不到6个月,可能也是一个小幅盈利或者稍微盈利的状态。
但是如果家里急需用钱,要买房、旅游、出国等,赎回相对来说也比较方便,不像封闭式产品不能赎回。
关于这个问题,还可以补充一下,很多朋友其实也有疑问,可以一直拿着吗?
像四笔钱中的稳钱,虽然建议持有时间为半年到三年,主要是因为如果您的持有时间和策略风险匹配度在这个时间段内,那么您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会比较大。
但并不是说持有完这个时间就一定要卖,所以这个策略一直持有下去也没有问题。
相当于你是长期持有了一个纯债的投顾策略。
在资产配置中, 债券类资产其实是应该长期占有一定的席位的 。
所以完全是可以长期去持有的,作为你资产的一部分。
Q2. 债基优等生会考虑配美债或者有一些可转债吗?
A2.在债基优等生的投资范围内,只能投资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
很可惜,像美债基金这样的产品,在证监会体系分类中属于QD基金,可能暂时无法投资。
另外,如果选择投资转债,例如纯债加转债,我们的分类通常是按照万得基金分类口径来划分我们通常叫“一级债基”,也并不是我们债基优等生可投资的范围。
主要也是很多朋友可能这两年提到股票就头疼。
所以我们的债基优等生策略完全不包含股票, 专注于策略约定,不会涉及投资这类波动更大的资产。
其实对于大家来说,像可转债这种投资产品他的相对波动是比较大的。
可转债基金的波动率其实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债券,因此不投资可转债也是这个策略一个比较大的优势。
一开始咱们也说,债基优等生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投资权益,由于可转债具有股票和债券两种属性,因此其波动非常大。
为了让大家持有体验更好,更稳健一些,因此在投资品种上是不能投资可转债的。
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因为每个策略都有它目标的一个风险度,还有它的可投资的一个范围。
Q3.「债基优等生」现在的持仓比例是什么样的?
策略的调仓逻辑或者应对风险的逻辑是什么?
A3.债基优等生组合中,货币基金和短期纯债型基金的比例约为50%,中长期纯债基金占比约为50%, 两者比例相当 。
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纯债基金指数,中证纯债基金指数其中约有70%为中长期纯债,30%为短债。
相对于业绩比较基准,我们低配了20%的长债,但是高配了20%的短债。
也是表达了我们目前相对谨慎的观点,或者说我们认为短债基金的确定性收益更高的这样的一个观点。
关于应对风险的措施。
其实就像这次比较明显的市场波动,我们的应对措施就是提前在央行采取实质性措施之前,将中长期纯债,也就是央行喊话的长债的标的,风险收益都比较高、波动比较大的这类债基先减仓,换成相对稳健的投资品种,这是我们应对的一方面。
此外,我们还会考虑债券,包括国债、信用债和企业债等。
我们会根据性价比高的来选择购买哪种类型的债券,并进行相应的调配。
例如,在2023年,大家也知道有个城投化债的一个行情。
这也带动了整个信用债市场的相对低等级的城投债出现了一波较大的行情。
因此,在那个时候,我们会增加对城投债买的多一点的信用债的基金的配置。
总的来说,我们会寻找当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债券资产或债券类基金,以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
Q4. 关于债券市场走牛的情况,这种牛市大概能持续多久,以及后续是否会调整?
A4.我认为所谓的牛市和调整可能还是跟大家的投资者与持有时长是有关系的。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说美股这类资产,我们拉长时间看,就是一直是长牛对吧?
哪怕是这么长时间中会有比较大的波动,这个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可能牛市或者说有没有比较大的波动,可能都是跟大家的持有时长或者说投资期限,要限定这个时间范围去讨论。
我们客观的讲,债券市场未来有牛市吗?
我觉得未来的牛市还是有概率的,因为毕竟可能大家都觉得未来央行要降准降息。
那降准降息对债券价格是比较利好的,债券价格就会涨。
如果问债券未来会不会有波动?
回答也当然是 任何金融资产肯定会有波动,只是波动大小不同。
如果波动较大,我们会在基金投顾组合层面将波动较大的资产换成波动较小的资产,例如将长期债券换成短期债券,甚至极端情况下可以购买货币基金来抵抗波动。
再补充一句,如果大家持有债基优等生一段时间的话,我们也是想跟大家去建立一种信任。
把我们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告诉大家,我们也会努力去实现。
如果大家经过一段持有期,觉得持有体验还不错,那么通过持有时间的拉长去抵御波动,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
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者参与投资前,应认真阅读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务规则、风险揭示书、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说明书等文件,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选择,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债基优等生的风险等级为R2,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在C2及以上的投资者。
债基优等生由珠海盈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提供投资顾问服务,上海中欧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作为策略建议方,为珠海盈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提供策略建议服务。